筑牢个人信息保护司法防线******
□ 林楠特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非法收集、滥用、买卖、泄露个人信息等问题,尤其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日趋高发,给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带来不小挑战。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35批共4件指导性案例,均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刑事案例,涉及人脸识别信息、居民身份证信息、微信等社交媒体账号、手机验证码等刑法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范围、性质。
个人信息保护事关人民群众安全感。近年来,我国不断从立法、执法、司法等多环节发力,为个人信息安全织密防护网。刑法特别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为严惩伸向公民个人信息的黑手提供了有力武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专门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和有关法律适用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规定。
当前,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已不仅仅包括身份信息、电话号码、家庭地址等,还扩展到手机通讯录、短信、网络账号及密码、购物记录、出行记录等,而法律本身具有原则性、概括性和滞后性特征。面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种类多样化,如何认定相关行为的性质、如何准确定罪量刑,既关系到法律的正确适用,也关系到公平正义的实现,更考验着司法机关的智慧。
此次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案例,明确类案裁判规则,具有较强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如认定了人脸信息属于刑法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居民身份证信息整体均系敏感信息;将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验证码及对应手机号码出售给他人,情节严重的,依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等等。这些指导案例,既是司法机关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真实写照,也是生动的普法教材。
个人信息保护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期待司法机关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持续加大对相关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加强执法司法协作,更好顺应形势、用活法律,有力维护人民群众个人信息安全以及财产、人身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数字社会中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实现与保护。
全球最后一架量产波音747飞机在成都投运******
中新社成都2月1日电 (记者 王鹏)记者2月1日从成都市双流区获悉,全球最后一架量产波音747飞机日前交付使用。这架飞机由Apex国际物流运营,未来将长期执飞成都往返北美的洲际货运航线。
波音747飞机是世界首款双通道宽体飞机,生产始于1967年,被誉为“空中女王”。美国波音公司2020年宣布将停产747系列飞机。最后一架量产747飞机是747-8型货机,于2022年12月在美国华盛顿州埃弗雷特工厂下线,随后波音747生产线正式关闭。
据介绍,波音747-8型货机是目前业载(飞机执行任务时可装载的最大限额)最大的全货机,满载可装约135吨货物。其飞行里程长,能显著提高货运效率。
“我们主要用于飞成都到北美航线,替换目前使用的747-400全货机。”Apex国际物流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货运航线于2022年9月首航,相比747-400货机,747-8型货机容量和最大载量分别增加16%和20%,货载可增加23吨。
“它具备更先进的装载系统、导航系统和发动机,可以承接超长、超宽、超重等大型特种货物的运输,并具备更远的航程。”上述负责人说,从成都出发,747-8型货机运力将覆盖纽约、芝加哥、洛杉矶等城市。
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推进“客货并举”,在飞国际货运航线已达30余条,国际货邮吞吐量实现22.1万吨,逆势增长53.7%,创历史新高。
Apex国际物流相关负责人说,本次替换使用最大的货机,正是因为看好未来成都与北美的国际贸易市场。“成都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拥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对于高效的国际航空运输的需求巨大。”(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