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兰普顿。全球化智库 提供
现将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王辉耀:你如何看待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近期的视频会晤?近期各类外交活动中释放出哪些关于未来中美关系走向的信号?
戴维·兰普顿:在某种程度上,美中关系正处于自尼克松总统1972年访华以来最难以预料的时刻。借用邓小平说过的一句话,我认为美中双方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正在进行一种循序渐进的尝试,以了解如何在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中处理两国关系。此刻与40年前相比已截然不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自然是中国经济的实力及其在塑造区域经济结构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能力迅猛发展。
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的视频会晤可以给我们更多信心,因为这表明至少双方在处理好美中关系上都有强烈意愿。就两国领导人视频会晤这件事本身来说,我认为谈总比不谈好,这无疑是取得进展的第一步。
11月1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王辉耀:中美之间有一个巨大的问题,某种程度上也是误解。作为幅员辽阔的大国,中国需要强有力的中央协调。比如在建设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时,国有企业发挥着独特作用。但在中国之外,人们对此不太理解。
戴维·兰普顿:我认为就中国的历史而言,这是对的。中国有不同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必须应对更多的人口。美国人应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特殊情况。同时,中国也需要承认美国的特殊情况。中小型商业是美国经济的支柱,即使最大的公司在多数情况下政府也很少或没有直接所有权。因此,在我们的政治中,私营部门或小企业会担忧如何与拥有国家背景的公司竞争。
在过去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未来中国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过程中,我们都希望美中可以发展出更多共同的经济实践,以减少两国间的紧张。我的基本感觉是,过去几年里,美国没有加入亚投行,没有加入CPTPP,而中国加入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让我们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在我看来,美中两国必须重新尝试获得更多共同的成长。
资料图:中国国旗和美国国旗。图片来源:人民视觉王辉耀:你曾经做过一些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探索性研究,并著有《铁河:铁路与东南亚的中国力量》一书。能否介绍一下这本书?
戴维·兰普顿:这本书是关于中国如何自力更生建立起一个高速铁路行业的故事。2000年左右,中国还没有高铁行业或高铁系统,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描述了中国如何为高铁系统建立技术和基础设施。第二部分则是关于中国如何与七个东南亚国家进行沟通,以建立一个有可能将他们与中国南部连接的铁路系统。
有些人会问,这是一个中国“占领”东南亚的战略吗?我认为并非如此。撇开每个具体项目发展的好坏不谈,总体上我们可以看出,邻国的富裕有助于中国发展,而如果中国周边国家想要致富,他们也需要与中国相连,与彼此相连。这是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为亚洲实现经济现代化和一体化而作出的努力,并非中国“接管”世界或该地区的阴谋论。
新疆已有8座城市开行中欧班列,本土产品也能够借助“一带一路”走向海外。 李明 摄王辉耀:通过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美国也开始意识到这一点。美国最近同G7国家一起推出了“重建更美好世界”计划。这个计划和“一带一路”倡议应该以某种方式结合起来。
戴维·兰普顿:我个人认为,美国和其他国家都应该同意“世界需要基础设施”这一观点。两国经济政策之间的区别意味着美国不会像中国一样在世界各地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如此大作用,但我认为美国应该尝试,如果有机会,我们应该与更多朋友合作、与中国合作。
总的来说,美国将在世界范围内采取更多行动。就像中国从这种一体化和连通性中受益一样,如果美国要实现规模经济,我们也需要与更大市场形成更紧密的联系。所以我认为美中两国正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同时,我也认为全球化并没有消亡。这是现实,美国正重新回到“全球化”这个游戏中来。
随着时间推移,“一带一路”倡议本身也在发展,中国参与了世界上许多地区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积累应对不同情况的经验。总的来说,我认为中国在不断学习,也变得更加慎重。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国内需求也很大,或许中国人自己也会问:我们国家的人才、资源和技术向外应该投入多少,又该留给国内发展多少?
我试图告诉西方观察家,至少按照我的理解,中国对这些问题都进行了讨论,正在探索更健全的政策,而不是在财政上过度投入。我一直认为,中国发起亚投行的一个原因是,能够让中国以外的更多国家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在我看来,美国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没有加入亚投行是一个战略性错误。(完)
查干湖鱼香四海 渔家姐妹新年卖鱼忙****** (新春走基层)查干湖鱼香四海 渔家姐妹新年卖鱼忙 中新网松原1月8日电 (高龙安)晚上的查干湖渔场灯火通明,曲丽杰和伙计们要在这里选出二百条二十来斤的大鱼,趁新鲜清理干净,再装进保温箱,赶在第二天早上第一班物流装车发货。 查干湖位于松原市,是吉林省最大的天然湖泊,位列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查干湖冬捕闻名于世,当地渔业和旅游业因此发展迅速。这个冬捕季,一网“头鱼”拍出了1699999元的高价。 曲丽杰是一位“90后”渔家姑娘,和姐姐曲丽敏从小生活在查干湖畔。十年前,曲丽杰大学毕业后选择返乡创业,和家人一起经营鱼馆生意。 现在,曲丽杰在新开发的北湖区域开了一家新店,足够三四百人同时用餐,最近一个月是她最忙的时候。“我每天早上4点起床查订单,7点开始装车发快递,中午起锅炖鱼迎接客人,晚上去渔场选鱼。” 曲丽杰展示一条30多斤的大鱼。 受访者供图查干湖的胖头鱼最为有名,吃法多样,鱼头可以做剁椒鱼头,鱼身能酱炖和包饺子,鱼尾煎着吃最有味。十几斤的鱼销量最好,一条足够五六人吃,三十来斤的大鱼有一米长,绝对是抢手的稀罕货。 曲丽杰说,订鱼的客户大多来自北京、河北、山东、吉林等地。近几年,广东、海南等地的订单也逐渐增多。“往广东发一单的费用将近300元,但客人就认这一口,宁可多花点钱。” 姐姐曲丽敏开店时间比曲丽杰早,客户也更多,这几年她还经营起了住宿生意。曲丽敏说,今年接待了几批安徽、广西等地的客人,他们对冬捕很好奇,她经常起早带客人去现场观看。 早上的查干湖寒气逼人,北风一过,雪如烟尘四起,不少南方客人会趴在冰面上,拿手机拍拉网出鱼的瞬间。 曲丽敏说,南方客人让她刷新了不少知识点。“有一次客人要吃鳙鱼,我以前没听说过这种鱼,客人就指着池子里的胖头鱼说,这就是鳙鱼,我才知道胖头鱼又叫鳙鱼。去年有个广东大姐想吃用鳌花鱼煮的粥,我们没有这种做法,她就教我做,一尝味道真的很鲜。” 查干湖鱼畅销的背后是当地生态环境在逐年向好。这些年,通过吉林西部河湖连通、查干湖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工程,实现了查干湖与松花江、嫩江的水体转换。当地坚持开展增殖放流,每年向湖中投放约1000万尾鱼苗,这些鱼能滤食水中藻类,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今年68岁的朱连贵是查干湖的退休渔民。他说,冬捕用的是6寸网眼的网,只打成鱼,小鱼进不了网,来年接着长,所以查干湖年年有鱼。这些年,湖里鱼肥了、水清了、水鸟也多了,朱连贵不能一一叫出这些水鸟的品种,他只知道没有好环境,就有没眼前的好光景。 曲家姐妹说,她们至少要忙到春节前,一天也不想休息,这种状态让她们极为充实,是她们心中真正的“向往的生活”。(完)
|